如何以佛法來治療或協助憂鬱症患者?
最近社會上發生不少因患上憂鬱症而自殺事件,馬來西亞也是如此。弟子周圍也有些蓮友,患上憂鬱症。弟子向他們建議找心理醫師治療,並輔以修持法門來醫治。一些蓮友不能接受患上這種病的事實,只怨歎他們業障深重,或者冤親債主現前。
佛法中有甚麼法門或方法能幫助這些憂鬱症患者?如何避免患上憂鬱症?敬請法師慈悲開示。
寂心 師父回答 94年 6月 12日 懺悔行者菩薩的發問
一、閣主法師在「佛法與情緒管理」的講座中,對此問題曾有詳細的解說,今節錄部份內容以解仁者之惑。(光碟尚在製作中)
憂鬱症所產生的大概流程:
首先是情緒的「錯誤解讀」,譬如覺得自己受害等。本來只要轉個念就沒事的,但未去覺察或者是認為它很合理,然後一直隨著這個想法,縱然沒有環境的刺激時,也一直醞釀著這樣的心情。等到自己也感受到問題嚴重時,就想「逃避」面對、「壓抑」不讓人知道(會去自殺的人都從這裡開始),但一味地壓抑,還得活啊,那怎麼辦?就會去「扭曲人生價值」(例如:認為死才有解脫等),但回過頭來又將這個價值,當作一個錯誤的情緒來源。這個循環就這麼一路地滾成了憂鬱症,整個思想完全為負面情緒所籠罩!
而如何避免患上憂鬱症?則應看清「情緒」的本質有四:
1.緣起性:任何的情緒起來都是有因有緣,而此因緣皆來自於「我執」為本的貪愛、渴求(例如你先貪愛對方,所以你care對方的感覺)。
2.三世性:例如天下的人這麼多,為何你偏偏遇到此人、此事。總離不開因果關係的。
3.無常性:既然一切的情緒都是緣起性,因此它必然也會隨因緣的無常而自然的成為過去的。
4.無自性:好,不一定好;壞,不一定壞,一切都是修行的助緣。不要被一時的想法、我執、貪念,認定某個價值的好與壞。
若能服下上面這四帖藥,就能夠「照破」情緒的虛假相,而不為所動;「放下」過去、現在的不當情緒;「保任」清明的思想面對眾生,並且能「自在」地過日子。
二、勸其多念佛、拜佛、拜懺或誦大乘經典。並把自己當作初學般地再重新依止善知識學習佛法。
http://www.sanghanet.net/asp/asp10/asp11/showone.asp?thisone=%A6p%A6%F3%A5H%A6%F2%AAk%A8%D3%AAv%C0%F8%A9%CE%A8%F3%A7U%BC~%C6%7B%AFg%B1w%AA%CC%A1H&page1=2&title_call=%A6%F2%AA%F9%A6%E6%BB%F6